[發明專利]單耳有線耳機麥克風裝置的防掉落外部結構無效
| 申請號: | 200610080281.1 | 申請日: | 2006-05-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072450A | 公開(公告)日: | 2007-11-14 |
| 發明(設計)人: | 周錦材 | 申請(專利權)人: | 久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R1/10 | 分類號: | H04R1/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銀龍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張敬強 |
| 地址: | 中國臺***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有線 耳機 麥克風 裝置 掉落 外部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是有關單耳有線耳機麥克風裝置,特別是有關單耳有線耳機麥克風裝置的一種防拉扯掉落的外部結構。
背景技術
近年隨著消費性移動電子設備的風行,各種新穎的、有線或無線的、結合耳機與麥克風的裝置成為手機、MP3播放器、PDA不可或缺的配件。
其中很常見的一種就是如圖1a、圖1b所示的單耳有線耳機麥克風裝置。這些單耳有線耳機麥克風裝置的外部結構通常都包含有一個連接在機身10的弧形固定件20以便配掛在單耳上,如圖1a所示;或是機身10上有一個可嵌入耳輪的固定件(未圖標),配戴后如圖1b所示。單耳有線耳機麥克風裝置與手機、PDA等連接的信號線30則是由機身的內側或外側延伸垂落。以下所稱上、下、左、右各個方位都是以單耳有線耳機麥克風裝置配掛時的角度來看,貼近人臉者為「內」而較高者為「上」,反之則為「外」與「下」。
單耳有線耳機麥克風裝置的流行主要由于其和無線耳機麥克風裝置相比明顯較低的價格。不過為了配戴方便與舒適,單耳有線耳機麥克風裝置除了本身重量低、體積小外,其固定件一般僅是將單耳有線耳機麥克風裝置懸掛在耳上,而不是和耳朵緊密夾合。因此,當信號線被配戴的使用者的身體部位或外物勾到或扯到時,單耳有線耳機麥克風裝置很容就從耳上掉落。嚴重時,單耳有線耳機麥克風裝置還會因而摔落地面而故障。目前尚未有適當的解決方案可以兼顧配戴的舒適以及配戴的穩固。
發明內容
因此,本發明提出一種單耳有線耳機麥克風裝置的防掉落外部結構,巧妙的利用其信號線,來避免單耳有線耳機麥克風裝置因為拉扯而掉落。
本發明所提出的單耳有線耳機麥克風裝置的防掉落外部結構,是在單耳有線耳機麥克風裝置的機身至少設置有一個從機身外延的夾扣。這個夾扣的位置高度要高于單耳有線耳機麥克風裝置的信號線在機身的出口高度。當有一個以上的夾扣時,至少要有一個夾扣的高度要高于單耳有線耳機麥克風裝置的信號線在機身的出口。單耳有線耳機麥克風裝置的信號線因此可以被扭轉向上、沿著機身向上延伸并嵌入夾扣而固定。信號線進而沿著單耳有線耳機麥克風裝置繞行到耳后再向下垂落以與手機或PDA連接。由于信號線的質輕柔軟,因此不會對耳朵造成額外的負擔。而當手機、PDA、或信號線被勾住、拉扯時,因為信號線繞行經過耳朵的緩沖,單耳有線耳機麥克風裝置不致輕易掉落。
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是沿著信號線的線身適當位置處設置至少一個小型且質軟的插柱,另外在單耳有線耳機麥克風裝置至少設置有一個對應的插孔。這個插孔的位置高度要高于單耳有線耳機麥克風裝置的信號線在機身的出口高度。當有一個以上的插孔時,至少要有一個插孔的高度要高于單耳有線耳機麥克風裝置的信號線在機身的出口。單耳有線耳機麥克風裝置的信號線因此可以被扭轉向上、沿著機身延伸并將插柱嵌入插孔而固定。
結合附圖、實施例的詳細說明及要求保護范圍,將上述及本發明的其它目的與優點詳述于后。然而,當然可以理解所附圖的附圖標記純為解說本發明的精神而設,雖然部份組件未依正確尺寸或比例繪制,卻不應當將此視為本發明范疇的定義。有關本發明范疇的定義,請參照所附的要求保護范圍。
附圖說明
圖1a、1b所示是二種公知的單耳有線耳機麥克風裝置的側視示意圖。
圖2a、2b所示是依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單耳有線耳機麥克風裝置的側視與俯視示意圖。
圖2c所示是第一實施例信號線穿過夾扣的透視示意圖。
圖2d所示是第二實施例信號線的插柱嵌入機身插孔的透視示意圖。
圖中:
10機身,20固定件,30信號線,100機身,110夾扣,120插孔,200固定件,300信號線,310插柱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基本上可以適用于所有單耳有線耳機麥克風裝置,而不限其一定要具有某種外觀或形式、或是采用某種特定的技術(例如采用電容式或壓電式的收音技術)。從抽象的角度來看,不論是哪一種單耳有線耳機麥克風裝置,如圖1a、1b的側視圖所示,其外部結構都一定包含有一個機身10、一個和機身10連接并使單耳有線耳機麥克風裝置置放于左耳或右耳上的固定件20(在圖1b中被遮蓋而看不到)、以及由機身適當位置處延伸而出的信號線3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久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久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610080281.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花釉、面釉基礎配釉的攪拌方法
- 下一篇:流媒體中加入廣告信息的方法與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