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體式排氣閥片和限位器系統無效
| 申請號: | 200610014387.1 | 申請日: | 2006-06-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092962A | 公開(公告)日: | 2007-12-26 |
| 發明(設計)人: | 牟濤 | 申請(專利權)人: | 樂金電子(天津)電器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4C29/12 | 分類號: | F04C29/12 |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專利商標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 代理人: | 馬金華 |
| 地址: | 30040***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體式 氣閥 限位器 系統 | ||
一、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制冷裝置中的滾動轉子壓縮機系統,尤其涉及一種能避免排氣閥片和限位器發生相對移動的滾動轉子壓縮機系統。
二、背景技術
一般來說,壓縮機是制冷裝置中的重要部件,其與冷凝器、膨脹裝置、蒸發器一起構成封閉的循環系統。在該循環系統中,壓縮機負責將吸入到壓縮機內的低溫低壓狀態的氣態制冷劑進行壓縮,以高溫高壓狀態排出,而排出的氣態制冷劑在通過冷凝器時,向外部釋放潛熱,從而轉化為液態。同時,在通過膨脹裝置時減小壓力,緊接著在通過蒸發器的過程中,蒸發低壓狀態的制冷劑,從而吸收外部熱量。被氣化的制冷劑則再流入到壓縮機內。循環系統就是通過反復進行上述過程來實現制冷的。
而在這一過程中,壓縮機的作用是給制冷劑加壓,使制冷劑的壓力及溫度達到規定的要求,為此,壓縮機中設置了排氣閥片和限位器,以保證從壓縮機中排出的氣體都能符合規定的要求。其具體結構如下。
參照圖1、圖2、圖3、圖4,滾動轉子壓縮機的主軸2安裝在上部軸承1上,排氣閥片3蓋在排氣口5上,限位器4壓在排氣閥片3上,緊固螺栓6則將排氣閥片3和限位器4一起固定在上部軸承1上。當滾動轉子壓縮機內部的壓縮氣體達到規定的壓力值時,排氣閥片3將自動打開,使壓縮氣體從排氣口5中排出,而限位器4的作用則是防止排氣閥片3過度打開,以對其起保護作用。
然而,這種把排氣閥片3和限位器4重疊在一起用緊固螺栓6固定的方法,由于排氣閥片3和限位器4之間沒有相互制約,很容易造成相對位置的偏移,形成如圖5所示的情形,從而會引起排氣閥片3對排氣口5的密封不良或者是壓縮氣體沒有達到規定的壓力值時排氣閥片3打開,而這些不正常現象都將嚴重影響壓縮機的正常工作。
三、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即是針對上述已有技術的不足,對排氣閥片和限位器采用一種新的連接方法,使其相互之間不會造成相對位置的偏移,因而可使壓縮機始終在正常的狀態下工作。
本發明的目的是由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安裝在制冷用滾動轉子壓縮機上的一體式排氣閥片和限位器系統,由排氣閥片3和限位器4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氣閥片3和所述限位器4用壓力焊連接成一體。
本發明的目的還可以通過以下技術方案進一步實現。
前述的安裝在制冷用滾動轉子壓縮機上的一體式排氣閥片和限位器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壓力焊其焊接點7位于排氣閥片3和限位器4的通孔8周邊。
前述的安裝在制冷用滾動轉子壓縮機上的一體式排氣閥片和限位器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壓力焊的焊接點7為三個,且呈三角形分布。
采用本發明技術制造的一體式排氣閥片和限位器系統,安裝到滾動轉子壓縮機上以后,當滾動轉子壓縮機內部的氣體達到規定的壓力值時,排氣閥片3將自動打開,使壓縮氣體從排氣口5排出。由于排氣閥片3和限位器4用壓力焊的方法牢固地焊成了一體,其相對位置不會發生偏移,因此杜絕了因排氣閥片3和限位器4互相之間發生偏移而造成的排氣閥片3對排氣口5的密封不良和排氣閥片3在壓縮氣體沒有達到規定的壓力值時打開現象的發生,從而使壓縮機始終工作在正常狀態下。
四、附圖說明
圖1是采用已有技術的排氣閥片和限位器在制冷用滾動轉子壓縮機上的安裝位置示意圖;
圖2是圖1的A-A旋轉剖視圖;
圖3是采用已有技術的排氣閥片和限位器的相互位置示意圖;
圖4是圖3的俯視圖;
圖5是采用已有技術的排氣閥片和限位器產生相對位移的示意圖;
圖6是采用本發明技術的一體式排氣閥片和限位器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圖7是圖6的俯視圖。
五、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圖6、圖7,排氣閥片3和限位器4采用壓力焊的方法焊接成一體式,焊接點7為三個,分布在排氣閥片3和限位器4的通孔8周邊,且呈三角形分布。焊接時應注意排氣閥片3和限位器4的通孔8上下對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樂金電子(天津)電器有限公司,未經樂金電子(天津)電器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610014387.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