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可阻隔濃煙的防火門無效
| 申請號: | 00201700.8 | 申請日: | 2000-02-18 |
| 公開(公告)號: | CN2413002Y | 公開(公告)日: | 2001-01-03 |
| 發明(設計)人: | 楊清雄 | 申請(專利權)人: | 金亞金屬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6B5/16 | 分類號: | E06B5/16 |
| 代理公司: | 上海專利商標事務所 | 代理人: | 胡曉萍 |
| 地址: | 臺灣省臺北*** | 國省代碼: | 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阻隔 濃煙 防火門 | ||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防火門,尤其涉及一種能有效地隔煙和隔熱的可阻隔濃煙的防火門。
眾所周知,火災給人們的生命財產造成極大的危害。為了減少危害,當火災發生時,第一時間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要防止火勢的蔓延,即控制住火場面積,這樣才能保護人員與財物的安全。另外,由于火災發生時,火場內人員喪生的主要原因大多是被濃煙嗆死,因此,為了降低火場人員的傷亡率并減少財物的損失量,可設置一種由防火建材制成的防火門,當工廠或樓房發生火災時,該防火門可防止火勢繼續蔓延至其他廠房或其他樓房。
如圖1所示,一種已有技術防火門1包括門板11和設置在該門板11側邊處的封邊件12。在該門板11內設有隔熱材料13。當火災發生時,該門板11可借助隔熱材料13將火災現場所產生的高熱隔絕于門板11外,從而將高熱阻擋在火災現場內。
但是,該防火門1仍具有以下缺點:
1.隔煙效果不佳:
由于該防火門1的門板11的兩側緣處均設有一封邊件12,并且在該封邊件12與兩塊門板11的接合處存在縫隙。然而,由于火災發生時所產生的不只是高熱,同時還伴有濃煙,因而該濃煙就會經由此縫隙進入非火災現場,從而影響到位于其內的人員的生命安全。因此,該防火門1只具備防火功能,卻尚無法達到防煙的效果。
2.無法達到完全隔熱:
如上述第1項所述,由于該門板11與封邊件12之間存在縫隙,因而火災現場所產生的濃煙會經由該縫隙進入非火災現場,而濃煙的溫度較高,因此,該濃煙會使非火災現場中的溫度逐漸升高,從而影響到在非火災現場中未能即時逃生的人員的生命安全。
又如圖2所示,圖中示出了另一種已有技術防火門2。該防火門2在兩塊門板21的內側緣分別黏設有防火膠層22,并且在這些防火膠層22之間設有封邊件23。當火災發生時,在火災現場所產生的熱氣和濃煙可被這些設置在封邊件23與門板21之間的防火膠層22所阻隔,從而使濃煙和高熱不會經由封邊件23與門板21的接合處的縫隙而四處流竄,以此達到隔煙和隔熱的效果。雖然該防火門2可改善上述防火門1的缺點,但由于防火膠層22是黏設在防火門2的兩塊門板21的內側緣的,因此,封邊件23必須以擠壓的方式才能設置到門板21內,這樣就會造成使用者在組裝該防火門2時花費較多的時間,從而導致該防火門2組裝困難。
因此,鑒于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有效地隔煙和隔熱的可阻隔濃煙的防火門。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可阻隔濃煙的防火門,它包括門板和設置在門板側邊處的封邊件,并且在門板內設有隔熱材料,其特點在于,在封邊件的外側設有至少一遮煙件。
較佳地,在封邊件與門板之間夾設有隔熱材料。此外,較佳地,遮煙件設有固接件,并且固接件穿設定位于封邊件的外側。
通過采用上述防火門,與現有技術相比,由于本實用新型的防火門在其封邊件的外側設有可將門板與封邊件之間的縫隙完全填滿的遮煙件,因而火災發生時所產生的濃煙和熱氣就不會到處流竄,從而使人員的生命安全更有保障。此外,由于本實用新型中設置的遮煙件可將火災現場所產生的高溫濃煙阻隔在火災現場內,因而可使非火災現場內的溫度得以保持,因此,遮煙件的設置可使防火門達到完全隔熱的效果。
下面通過參閱下附圖對較佳實施例的詳細說明能夠更好地理解本實用新型,在這些附圖中:
圖1是一種已有技術防火門的剖視圖。
圖2是另一種已有技術防火門的剖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一較佳實施例的立體分解圖。
圖4是該較佳實施例的組裝剖視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另一較佳實施例的組裝剖視圖。
如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可阻隔濃煙的防火門3包括門板31和設置在該門板31的周緣處的封邊件32。在該門板31內設有隔熱材料33。此外,在該封邊件32的外側填設有遮煙件34,并且在封邊件32的內側與門板31之間設有隔熱材料35。
配合圖4所示,在組裝本實用新型可阻隔濃煙的防火門3時,先將隔熱材料35設置到門板31的周緣內,再將封邊件32設置在隔熱材料35上,然后再將遮煙件34填設在封邊件32的外側面與門板31的壁面之間,最后再用多個固接件36將門板31、隔熱材料35、封邊件32及遮煙件34依次穿設固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金亞金屬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未經金亞金屬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00201700.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